地产商扎堆进军文旅业 国内主题公园进入"战国时代"
发布日期:2017-05-08
过去,国内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只有华侨城、长隆、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;近年来,在转型压力下,包括万达、恒大、保利、世茂、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,纷纷进军该领域。然而,从选址、开发,到运营、盈利,国内主题公园的运营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在利润率下滑、土地成本高企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寻求多元化转型,主题公园是一条出路。
过去,国内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只有华侨城、长隆、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;近年来,在转型压力下,包括万达、恒大、保利、世茂、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,纷纷进军该领域。
一时间,主题公园进入了“多国混战”时代。
不可否认,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主题公园消费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但与迪士尼、环球影城等IP化运营的主题公园相比,当前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商还远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,仍以园区门票和酒店等收入为主,并依靠地产业务补贴反哺主题公园运营。
从选址、开发,到运营、盈利,国内主题公园的运营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蜂拥进场
4月底,前迪士尼高管加盟佳兆业,掌舵大型主题公园金沙湾乐园项目,引发了行业关注。
位于深圳大 鹏半岛的金沙湾乐园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,内容包括星级酒店群、冰雪世界、水上乐园、动漫城、演艺中心等,每年将接待至少230万人次的游客。
佳兆业将金沙湾乐园定位为“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旅游综合体项目”,并与环球影城、迪士尼乐园对标。
落实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,尤其是对刚刚走出危机,且初次开发主题公园的佳兆业来说。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商,佳兆业为何要在主题公园项目上倾注心血?
佳兆业有关人士称,金沙湾项目2014年便已经确定。从拿地开始,就计划做成文旅产业而非地产项目,尤其是在近年来佳兆业转型多元化后,文旅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块。
“旅游综合体是复合发展的产品,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”佳兆业方面认为。
相比于佳兆业,万达更早意识到文旅产业的潜力,已在四五年前进入,投 资资金更达上千亿。万达在南昌、合肥开发的主题乐园项目“万达城”已开张数月。王健林透露,到2020年,万达将在国内布局15座单体投 资200亿以上的万达城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,恒大也有自己的主题公园计划。定位为“全室内、全天候、全季节世界顶级童话神话主题公园”的恒大童世界,被其寄予“走向世界的旅游主打产品”的期望。恒大表示,童世界的规划目标是“3-7天才能玩遍所有项目”。目前,恒大这一主题公园项目已在全国六地铺开。
保利地产在完成对中航地产的并购后,接手主题乐园项目“航空大世界”。按规划,保利将在全国布局至少5个“航空大世界”项目,单个投 资过百亿,首 个位于成都的项目将于明年9月开园。
此外,包括碧桂园的“天宸恐龙主题公园”、世茂的“世茂嘉年华”、海尔地产的“海尔兄弟公园”等在内,多家地产商已在主题公园领域砸下重金。
一边是愈加火热的市场,一边是蜂拥而入的房企。主题公园开发的“战国时代”,已拉开序幕。
事实上,无论是传统主题公园运营商华侨城、长隆的扩张,还是地产商资本的涌入,都是看到了在中国消费升级下,主题公园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2015年,中国游客量前两名的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及杭州宋城分别为749万人次、729万人次。其后的丽江宋城、常州恐龙园、东部华侨城、北京欢乐谷等,游客量均在400万人次左右。而在当年世界游客量前10名的主题公园中,均在千万人次规模,排名第一的奥兰多迪士尼入园人数高达2050万。
东方证券指出,中国主题公园正迎来重大的向上拐点:依据美日韩的发展经验,人均GDP8000美元是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分水岭。2016年,中国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。
咨询公司AECOM预测,中国主题公园客流人次将分别于2020年、2025年、2030年达到2.2亿、3.2亿、4.2亿人次。
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,与美国、日本等成熟旅游市场相比,主题乐园的供应量远未达到饱和预期,地产商进军乐园仍有发挥空间。
过去,国内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只有华侨城、长隆、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;近年来,在转型压力下,包括万达、恒大、保利、世茂、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,纷纷进军该领域。然而,从选址、开发,到运营、盈利,国内主题公园的运营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在利润率下滑、土地成本高企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寻求多元化转型,主题公园是一条出路。
过去,国内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只有华侨城、长隆、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;近年来,在转型压力下,包括万达、恒大、保利、世茂、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,纷纷进军该领域。
一时间,主题公园进入了“多国混战”时代。
不可否认,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主题公园消费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但与迪士尼、环球影城等IP化运营的主题公园相比,当前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商还远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,仍以园区门票和酒店等收入为主,并依靠地产业务补贴反哺主题公园运营。
从选址、开发,到运营、盈利,国内主题公园的运营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蜂拥进场
4月底,前迪士尼高管加盟佳兆业,掌舵大型主题公园金沙湾乐园项目,引发了行业关注。
位于深圳大 鹏半岛的金沙湾乐园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,内容包括星级酒店群、冰雪世界、水上乐园、动漫城、演艺中心等,每年将接待至少230万人次的游客。
佳兆业将金沙湾乐园定位为“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旅游综合体项目”,并与环球影城、迪士尼乐园对标。
落实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,尤其是对刚刚走出危机,且初次开发主题公园的佳兆业来说。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商,佳兆业为何要在主题公园项目上倾注心血?
佳兆业有关人士称,金沙湾项目2014年便已经确定。从拿地开始,就计划做成文旅产业而非地产项目,尤其是在近年来佳兆业转型多元化后,文旅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块。
“旅游综合体是复合发展的产品,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”佳兆业方面认为。
相比于佳兆业,万达更早意识到文旅产业的潜力,已在四五年前进入,投 资资金更达上千亿。万达在南昌、合肥开发的主题乐园项目“万达城”已开张数月。王健林透露,到2020年,万达将在国内布局15座单体投 资200亿以上的万达城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,恒大也有自己的主题公园计划。定位为“全室内、全天候、全季节世界顶级童话神话主题公园”的恒大童世界,被其寄予“走向世界的旅游主打产品”的期望。恒大表示,童世界的规划目标是“3-7天才能玩遍所有项目”。目前,恒大这一主题公园项目已在全国六地铺开。
保利地产在完成对中航地产的并购后,接手主题乐园项目“航空大世界”。按规划,保利将在全国布局至少5个“航空大世界”项目,单个投 资过百亿,首 个位于成都的项目将于明年9月开园。
此外,包括碧桂园的“天宸恐龙主题公园”、世茂的“世茂嘉年华”、海尔地产的“海尔兄弟公园”等在内,多家地产商已在主题公园领域砸下重金。
一边是愈加火热的市场,一边是蜂拥而入的房企。主题公园开发的“战国时代”,已拉开序幕。
事实上,无论是传统主题公园运营商华侨城、长隆的扩张,还是地产商资本的涌入,都是看到了在中国消费升级下,主题公园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2015年,中国游客量前两名的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及杭州宋城分别为749万人次、729万人次。其后的丽江宋城、常州恐龙园、东部华侨城、北京欢乐谷等,游客量均在400万人次左右。而在当年世界游客量前10名的主题公园中,均在千万人次规模,排名第一的奥兰多迪士尼入园人数高达2050万。
东方证券指出,中国主题公园正迎来重大的向上拐点:依据美日韩的发展经验,人均GDP8000美元是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分水岭。2016年,中国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。
咨询公司AECOM预测,中国主题公园客流人次将分别于2020年、2025年、2030年达到2.2亿、3.2亿、4.2亿人次。
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,与美国、日本等成熟旅游市场相比,主题乐园的供应量远未达到饱和预期,地产商进军乐园仍有发挥空间。